作者:ITValue秦麗|編輯 / 日期:2011-10-10
面對日益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風起云涌的商業格局,人才儲備的戰略重要性在業界達成廣泛共識。但如何保證人才培養速度跟上企業發展的遠景和擴張步伐,如何真正實現有效的人才儲備,除了需要集思廣益之外,更需要企業高層將其作為重要課題,提上日程。
根據Hay(合益)集團近期的調研結果顯示,亞洲CEO面臨的三大挑戰分別是人才、商業增長及創新。市場上優質人才的稀缺讓CEO們更傾向于在企業內部發掘人才。Hay(合益)集團大中華區副總裁梁星暉認為:“企業培養后備人才,需要后中爭先,備中求戰,即提前計劃,提前創造機會讓儲備人才積累實戰經驗。對此,企業需要掌握三大火候:速度、轉型和數量。”
好的人才儲備,在速度方面要求企業早行動,早體驗、早發現、早領航。一組領先企業和其他企業的數據表明,20家優秀企業中有62%的企業將為中層管理者提供領導力發展列為首要工作重點,而這一比例在普通企業中僅為37%。梁星暉強調說“很多企業陷入只為高層領導提供領導力發展的誤區。實際上,只有為下一代領導人的培養投入金錢與時間,才能確保企業擁有一個連綿不斷的人才庫。”此外,企業還應提前創造機會讓優秀人才參與未來,始終關注發掘高成長性人才,及早給到支持和反饋,助其成材。
人才儲備的成功與否,還需要把握“轉型”的火候。企業高層要在行動力和意識層面轉型,以身作則,敢當“領跑者”;企業要從頂層開始重視領導力,投入資源,充分激發一線經理成為人力資源的首要工作者;而員工則要敢于直面變化,挑戰自身的潛能,從而形成組織和員工的良性互動。
成就人才儲備的第三大關鍵因素是數量(規模)。梁星暉談到,孤掌難鳴,企業成長有賴于一線經理的成功轉型,繼而帶動團隊成長。只有實現人才培養的規模效應,才能為企業長足發展提供腦庫支持。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副總裁賀利認為:“國際化企業的持續發展與成功,人才戰略是核心。能否培養出優秀的后備人才,領導者的決心與胸懷是關鍵。在選拔國際化人才的諸多關鍵素質和能力中,道德品質和誠信能力應該放在重要位置。”
北大國際商學院院長楊壯則從影響力的角度對領導力進行了深度的剖析,認為領導力就是影響力,不僅影響人的行動,更影響人的內心、態度和價值觀。“領導力有三個源泉,專業化的領導力,視野領導力以及魅力領導力。國際化的交流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塑造專業化的領導力方面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