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 日期:2014-04-01
韓洋|文
在傳統企業向互聯網進化的熱潮下,“免費”、“以客戶為中心”、“體驗”、“扁平化管理”等所謂的互聯網思維,被傳統企業管理者們反復揣摩。在IT技術宅們看來,“以客戶為中心”其實是由客戶需求驅動銷售而引發的企業流程再造,“管理扁平化”則是由客戶體驗和需求驅動的經營管控模式的重新布局,而這些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
而在互聯網化浪潮下,傳統企業的IT開始紛紛借鑒以互聯網企業IT為代表的“新型IT架構”。愛康國賓前CIO馮朝暉就曾要求IT團隊去互聯網公司交流,學習互聯網IT的易用性、快速迭代和移動性。
傳統IT因軟件開發周期長、用戶體驗不夠好而一直廣受詬病,相較之下,互聯網軟件則簡單易用、實施快,直達用戶,可以直接收集用戶行為,還能夠快速提升軟件可用性。在ITValue社區中, “傳統IT要向互聯網學習什么”的問題下面,一位CIO干脆回答“敏捷,敏捷,敏捷”。
從技術角度看,互聯網公司正是在底層架構靈活的前提下,才實現了上層應用的快速高效地部署,并進一步推動了互聯網各種新應用的大放異彩。
傳統IT架構之痛
為超過60%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搭建IT基礎架構的杭州華三通信發現,淘寶、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公司的機房大都非常簡單,除了服務器就是網絡設備,而且基礎架構部門權利相當大,他們要求所有的上層應用都必須在統一的底層架構上進行開發。
而在大多數傳統企業中,服務器、網絡和存儲是基于物理設備進行連接,一套硬件資源只承載相應的應用系統;為支持業務而開發一個新應用時,IT底層架構人員要先去猜測這個應用可能會耗用的IT資源容量,然后再去看有什么樣的服務器、存儲、網絡等產品能跟既有IT架構相匹配,最終形成一個個豎井式的IT系統。
在這種方式下,數據庫無法對上層應用隔離后做到分布處理、平滑提升處理能力。而隨著業務的發展,數據的處理資源無法滿足增長的需求,大多數企業因為要考慮ROI,不得不讓底層架構來遷就上層應用,只能采用硬件升級來勉強達成應用需求,投資浪費大,整體資源的利用率不高,升級工作也充滿風險。
積極謀求互聯網化的某國內家電連鎖零售企業,兩年前曾花費不菲請IBM公司做咨詢,從業務和IT層面整體提升自身服務能力,但仍未避免因為高并發訪問導致服務器壓力過大而癱瘓,不止一次被用戶大發牢騷。
“大多數企業里,昂貴的IT基礎資源85%是被浪費掉的,而且個別應用在個別時間受到外部壓力還是會癱掉。”杭州華三通信副總裁兼市場部總裁王巍說,冗余了大量計算資源,還不能完全保證關鍵時刻系統可靠,已經是傳統IT架構多年的痛點。
互聯網推動IT架構創新
“傳統應用基本都是基于傳統的數據庫架構,Oracle和DB2目前似乎都沒有很靈活的分布架構。”ITValue社區中一位CIO評論說,互聯網應用的需求對數據庫技術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進作用。事實上,新型IT架構最初也是在類似傳統企業的底層架構上發展起來的,隨著商業模式的發展、業務范圍和交易量的激增,原有架構不足以支撐其進一步發展,就出現了各種新型底層架構。
在以互聯網企業IT架構為典型代表的新型架構上,所有上層應用在統一的底層架構上進行開發,當上層啟動新應用時,系統自動為新應用分發計算資源,不必再為這一個新增應用而采購專門的硬件資源。
因為在同一個架構承載所有應用,用戶也可以輕松進行IT業務流程自定義和軟件定義,新業務能夠實現快速部署、業務快速變更以及自動適應業務變化,計算資源則隨需應變、動態平衡。通過虛擬化整合與自動化,應用系統共享基礎架構資源池,在外部訪問壓力增加時,系統自動擴張獲取計算資源,壓力減小時自動釋放資源。
除了互聯網公司,新IT架構也正獲得越來越多教育機構的青睞。以往每學期末學生集體選課和查分時,廣西大學的數據服務器都會因為短時間內訪問量劇增而不堪重負。后來廣西大學將上層IT應用遷移到統一的IT基礎架構平臺上,并設定閥值——當選課系統連續20秒CPU利用率高達80%、內存利用率達到60%時,數據中心就會自動生產一臺臺虛擬機,直到系統壓力被減輕到80%以下才停止擴展。
在2013年學期末的集體選課,廣西大學服務器生成了19臺虛擬機后,壓力開始逐漸減小,系統自動逐步釋放計算資源,最終只保留一臺服務器資源維持日常需求,既頂住了關鍵時刻的訪問需求,也不需要為“未知需求”購買硬件設備而額外花費。
“未來底層基礎架構會越來越標準和智能,企業只要把寶貴的IT人力資源更多地投入到上層應用就可以了。”杭州華三通信首席執行官吳敬傳在2014年年初接收采訪時表示,華三也將順應這個技術潮流,從硬件設備商轉向為用戶提供軟硬件一體化的整合交付解決方案。
盡管新IT架構擁有靈活、可縮放、適合不同規模的應用、保護投資等諸多優點,但新IT完全取代傳統IT,仍然需要一段時間逐步衍化。有數據顯示,只有60%左右的傳統應用能夠遷移到新IT架構平臺上,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內,傳統IT架構和新IT架構混合組網的情況將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