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 日期:2014-01-03
蘇寧易購從2013年12月初開始,出現大面積的下單后遲遲未發貨,微博上的網友紛紛對此表示憤怒:
“蘇寧滾出電商圈,下單付款25天不發貨,退款了,目前還有6000多塊沒退”。
“蘇寧(12月)12日下單,今天還沒收到貨,看來要到2014年才能收到了。售后電話始終忙線,在線售后全是傻蛋,蘇寧電商之路至少要再爬幾年坡。”
李斌對此給出的解釋:系統升級令人傷不起。
“我們近期將使用了7年之久的SAP系統全面切換為LES系統,同步升級的還有蘇寧易購的前臺下單系統、訂單管理系統以及客戶管理系統……數據導入之復雜,系統切換之艱巨,已經遠超我們的想象。”李斌在道歉信中表示。
這再度引發了業界對于蘇寧在IT建設上的質疑。網友 @謝羽正工作 指出:“蘇寧的配送物流用的SAP,交易網站用IBM的WebSphere Commerce做的。互聯網時代,還跟IBM、SAP這種恐龍綁一塊,早晚把自己坑死。”
目前,國內電商諸如淘寶、京東、1號店在前端業務系統方面大多號稱自主研發,這兩年被阿里巴巴炒得火熱的“去IOE”運動,即是淘寶逐步拋棄傳統企業級系統,擁抱開源平臺的宣言。
蘇寧與大多數電商不同,走了一條與IT巨頭合作之路:將電商平臺外包給IBM,物流配送則采用SAP的系統。當然,這在企業IT架構中已經堪稱明星配置。
可惜蘇寧易購自建站以來,一直不太給力。除了13年12月發生的系統升級故障外,在12年8月由京東挑起的價格戰中,也被京東劉強東以連續兩條微博嘲諷:
“暈啊!蘇寧怎么打不開網頁了?京東已經內部測試云計算很久了,價格戰期間,我們可以免費讓你們使用京東云計算資源!”
“被開會纏住了,怎么樣了。聽我們采銷同事說蘇寧打不開,不好比價啊?”
蘇寧于2010年進軍電商,3年過去了,在技術上依然落后于淘寶、京東,這是因為傳統IT架構的不適合互聯網的緣故嗎?業內對此眾說紛紜。
觀點一:SAP+IBM曾經很強大,但現在已經落伍了
蘇寧易購采用IBM的WCS電子商務解決方案WebSphere Commerce,從服務器到數據庫都是選擇IBM的產品。而物流配送則是采用SAP。
原發于iteye博客的一篇未署名文章《管中窺豹,深入總部調研蘇寧易購研發》中寫道:WCS在緩存系統、數據庫集群技術、讀寫分離等技術上都全面落后,這導致蘇寧易購在關鍵數據處理技術上落后行業水平10年以上的。而電子商務的技術核心就在數據處理,落后的數據處理一般會導致系統響應時間過慢,高峰時段可能造成數據處理錯誤,比從而造成用戶的損失。
該文章指出IBM在大陸地區非常缺乏電子商務人才,更缺乏對大型電子商務架構的資深架構師。作者認為大型電子商務是IBM全球在企業應用服務上的短板,IBM缺乏相應的高端產品支持以及相關技術的把握。為此,蘇寧易購已經計劃拋棄IBM WCS,采用開源設計的基于Spring,Structs, JQuery, iBatis, Freemarker,Radis Cache的新架構。
上述文章出現在網絡的時間是2012年,1年多過去了,蘇寧宣布要切換SAP系統,關于IBM的動向尚不明確。
觀點二:SAP委屈狀:不關我的事啊!
對于蘇寧易購的屢屢宕機時間,眾多SAP支持者卻表示躺著中槍很委屈。
《走出軟件作坊》一書的作者呂建偉在博客中為SAP解釋道,電子商務是一個包括前端(營銷傳播、訂單下單、支付等),中端(分倉管理、物流配送等),以及后端(商品采購、價格管理、預算管理等)的長業務鏈條。大型電子商務公司往往選擇在前端IT自主研發,而中斷業務和后端業務則可以采用通用的商業軟件,比如SAP。從架構的分布式部署靈活性上,SAP軟件是可以勝任電子商務時代的需求的。
還有網友表示,蘇寧在選擇系統切換的時間上出現了嚴重的決策失誤,對于風險控制預估不足,才是造成13年12月事故的主因。
簡單來說,SAP支持者認為電商網站交易系統的宕機與SAP無關,而與SAP相關的物流配送方面,SAP系統并不存在問題。
此次蘇寧易購的網站事故是源于系統切換,而并不是SAP的故障,真要怪罪的話,蘇寧IT管理層的決策失誤首當其沖。
觀點三:蘇寧項目太奇葩 IT精英也難應對
事實上,認為蘇寧在IT研發管理上存在大問題的人,還真不在少數。
在國內某大型IT論壇上蘇寧項目就曾成為眾多ITer吐槽的對象。核心內容可概括為蘇寧易購管IT的人不懂技術,幾乎沒有靠譜的程序員,卻熱衷于虐待外部顧問,喜歡一時興起地隨意更改需求,凡此種種使得蘇寧的IT項目研發變成一個不靠譜的事。
論壇爆料雖然未必都準確,但蘇寧易購副總裁李斌的道歉信中確實也承認了對于系統升級的復雜性預估不足,看來蘇寧在IT建設這條路上還要教不少學費。
觀點四:蘇寧的IT建設與京東差的不遠,所欠缺的只是時間
來自另一社交網站雪球的網友@dreamgarden777 則認為京東最初的IT系統也不靠譜,“2010年的時候經常掛,后來轉向linux,才開始積累了一些實際經驗,慢慢穩定起來。”該網友認為如果京東IT能打70分,那么蘇寧易購的IBM系統也可以有60分了。蘇寧需要的只是時間而已。
另外,蘇寧與普通電商的重心有所不同,電商目前還只是蘇寧的一小部分,但卻是京東的全部。因此純互聯網的玩法未必適合蘇寧,選擇IBM作為技術合作伙伴更適合,更能實現線上和線下的融合
結語:
傳統IT與互聯網新模式的爭論顯然在未來幾年仍將持續,本文原本希望探討的傳統IT架構是否適應互聯網,但寫到最后,卻覺得進入了另一個更為廣大的話題,那就是傳統企業如何轉型互聯網。以蘇寧為代表的電器零售商顯然是經受這波震蕩的首當其沖者。
在這一場轉型中,IT技術扮演了重要角色。過去的傳統IT主要是對內的、可控的,而互聯網時代,IT平臺是對外的、開放的、不可控的,不光是蘇寧,任何希望轉型互聯網的企業都需要好好思量自己的IT建設之路。對于這些企業來說,IT基礎設施已經不是一個需要縮減開支的成本中心,而是一個會嚴重影響業務利潤的營銷服務陣地。
來源:CIO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