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 日期:2013-12-24
20年前,在國家“863”計劃支持與推動下,中國第一臺SMP(對稱式多處理機)“曙光一號”問世,此舉標志著中國高性能計算機正式開始產業化發展。從“曙光一號”開始,到“曙光星云”沖擊全球超級計算排行榜位列第二,再到“天河一號”改寫人類計算速度極限,勇攀世界第一的巔峰,曙光等一批民族企業的創新精神與實踐匯聚成“計算的力量”。來自科技部、中科院、國家信息中心的相關領導,以及冀復生、胡啟恒、李國杰、錢德沛等老一代科技部領導和頂級專家學者紛紛到場祝賀。
跨越崢嶸歲月收獲豐碩成果
二十年來,“曙光星云”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已經相當于20年前“曙光一號”的400多萬倍,曙光公司也在中國乃至全球超級計算領域拿下了無數個殊榮,既有速度賽場的遙遙領先,也有市場競爭中的絕對力量。2004年,曙光4000A系統峰值超10.2萬億次,成為中國第一臺進入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前十的計算機;2008年,曙光5000A再次入選TOP500榜單前十位,成為亞洲最快的超級計算機;2010年,曙光星云系統峰值每秒3000萬億次,實測峰值達每秒1271萬億次,位列世界第二。另外,曙光公司已經連續5年獲得“中國高性能計算機TOP100排行榜”冠軍席位,在最新的IDC報告中,曙光公司作為國內唯一一家繼續躋身世界前十強的企業,借助開拓大數據應用領域的碩果,以及云計算市場穩步提升的態勢,IDC統計的最新出貨量排名已升至全球第六、亞洲第一。
然而,你也許無法相信,中國超算人現在所有感受到的驕傲和自豪,在二十年之前還被困在那個“玻璃房子“中,在超算人眼里,那是個令人恥辱的事情。在那個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施行禁運政策的年代,我們即使買來一部超級計算機,也要被關在“玻璃房子”里,只能由國外賣方人員監控使用,中國工作人員不得接觸機器核心部件。1993年10月,拒絕恥辱的中國超算人,在李國杰院士的帶領下,智能中心自主研制出了我國第一臺SMP(對稱式多處理機)結構計算機——曙光一號計算機,成功打破了國外IT巨頭對我國信息技術的壟斷,推動信息產業走上了自主發展的道路。曙光一號誕生第3天,西方國家便宣布解除10億次計算機對中國的禁運!自此開始,中國的高性能計算機產業,開始走向了一條自主創新的應用之路。
把握新時機 開啟新篇章
在我國超級計算市場的開拓期,一些用戶購買曙光等民族企業產品的初衷,就是希望他們有朝一日成為“爭氣機”。所以說,曙光公司今天的成功和所有的收獲,都離不開國家自主創新政策的大力支持,更離不開用戶對民族產品的信任和寄托。不負眾望的曙光公司僅最近三年的發明專利就達到了千余項,技術與應用結合、科研與產業結合,這都讓曙光生產出來的超算產品不是只能比拼速度的機器,更承擔著普惠于民的重任。
近年來,曙光依托在超級計算領域積累下來的深厚技術和市場優勢,在互聯網、金融、電信、生物、氣象、石油、科研、電力等多個行業有著大量成功應用,甚至在嫦娥三號登月、SARS(非典)疫苗研制、奧運開幕等國家重大事件中都有曙光公司的身影。
從2009年,曙光公司就開始在全國布局“城市云”戰略,為政府、行業用戶、百姓用戶提供了“端到端”的應用解決方案。在2013年初,曙光在業內率先推出的XData大數據一體機與解決方案,從數據收集、數據存儲、數據分析、數據應用等方面構建了完整的數據管理鏈條。在歲末之際,曙光一號20周年紀念活動的意義非凡,這不僅讓我們再次回顧了中國超算之路的奮斗史,更是一面匯聚應用的旗幟,讓計算的力量無比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