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麗 / 日期:2012-12-17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合力”)剛剛完成的數據挖掘系統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發現錯誤。不同于其他公司通過數據分析來提供決策依據,這家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條最完整的叉車制造商,希望通過對數據的充分挖掘,展示業務中存在哪些錯誤,并通過修正錯誤來進一步服務客戶。
“IT不僅僅等于信息技術,而更應該是引領企業變革的驅動力。通過信息技術和方案的實施來使企業戰略目標逐步落地,是企業變革的最佳路徑。”安徽合力董事會秘書、總經濟師兼CIO張孟青說道。
“信息化本身不僅是一種手段而且是達到企業發展目標的必經路徑,這必將對今后10年我國信息化推進產生深遠的影響。”2012年11月24日,由《商業價值》雜志、ITValue聯合主辦的“中國大數據創新峰會”上,工業與信息化部信息產業司信息化推進處處長王建偉說道。
張孟青自稱為“CIeO”。“e”指的是創新,即關注產品、服務、技術的創新。CIeO意指通過信息技術來實現創新,使IT為業務創新賦能。“CIO既要引領變革,又要戰略落地。”張孟青認為,這也與安徽合力“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經營理念相吻合。
作為50位“2012年度最具價值CIO”獎項的獲得者之一,張孟青的觀點得到了其他獲獎者的普遍認可。從關注技術到關注價值,這種轉變也正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中展開——企業IT建設正在從信息化走向互聯網化。
ITValue聯合ValueResearch(價值研究)展開的調查顯示,在企業業務處于規范化管理、精細化運營階段,企業IT往往處于信息化階段——IT僅僅是模塊化、功能化的工具,主要關注內生問題。IT所扮演的角色,也基本為業務支持、內部服務兩種。
伴隨著商業社會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和各種新興信息技術對傳統商業模式的沖擊,企業業務已經逐漸發展至價值鏈整合、持續創新發展階段,企業IT進入互聯網化階段——IT系統逐漸外化,并直接面對終端用戶。企業IT也隨之走向合作、驅動業務層面。
從信息化到互聯網化,中國企業對IT建設的理解正在逐漸升級,并用互聯網的精神去重塑企業IT,實現基因層面的轉變,而非對原有要素的改造。雖然受行業屬性、企業發展階段等因素的限制,不同企業對互聯網化的理解和行為實踐均不完全一致,但ITValue仍然發現了企業互聯網化的5條主流路徑:移動化與社交化應用爆發、關注用戶體驗、掘金數據資產、IT服務能力延伸至全產業鏈、IT輕資產模式盛行。
備注:更多內容詳見《商業價值》雜志2012年12月5日刊《從信息化到互聯網化》一文。